本會在2022年5月舉行了多場少年越野跑訓練班。即使要行超過十公里,一眾小學員都能夠輕鬆應對。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17715905/posts/401770771960177/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17715905/posts/398764695594118/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17715905/posts/399459762191278/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100063817715905/posts/393705712766683/ 按此可以查詢少年越野跑訓練班詳情。歡迎訂閱我們電郵,能夠取得最新最快的活動資訊。
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惲福龍校長的真實見證 近年來,我有感香港學生面對沉重的學業壓力,自殺問題日益嚴重。作為學校領導層,我和范榮臻主任與林峰主任開始構思透過毅行者活動,讓學生都動起來,培養學生的抗壓能力,提升身心健康。 本來在校內懶洋洋、態度敷衍及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,也因為毅行者和行山熱潮而變得好動活躍起來。 一來見到學生們學習態度有明顯改變,二來在成績和入大學率也有提升。最令我感動的是,學校那些原本不願參與運動的學生都動起來,學生態度的轉變,筏可中學體育部同事及范Sir功不可沒。我們因此希望,能將這份愛和精神延伸至更多學校,惠及更多學生。 隨著活動成效的顯現,我們決定將活動恒常化、把這份愛和精神延伸至更多學校,惠及更多學生,特別是大灣區內學業壓力大的學生群體。 即使在疫情期間,我們和「Trail Me」App 合作,以 Trail Me 應用程式讓學生可以自行完成毅行活動,避免因疫情限制而中斷活動。這一方案吸引了數十間學校參與。然而由於疫情持續,部分學校未能按計劃完成。此刻,「學界毅行」的概念已然漸漸形成。 大澳佛教筏可紀念中學惲福龍校長和學生們一起訓練毅行者 就在2024年樂施會四十周年會慶期間,該會總幹事曾問我可否組織學生隊伍參加毅行活動,並以四十公里為挑戰目標。 經討論後賽會發現有兩大問題:首先,按照教育則例,學界的戶外活動不建議超過二十公里(可能不適合高中普遍學生的體適能);其次,經我校體育老師范 Sir…
這次的課程,路線和第一課一樣,教練根據大家的能力,提供了貼心的提醒和指導。面對陡峭的斜坡和高大的樓梯,各位老友記們表現出色,能夠運用教練教授的技巧,迎難而上,令人敬佩。👏🏼👏🏼👏🏼 更驚喜的是,第一課時大部分老友記只能到達鉛礦坳,但今天的第五堂課,大家已經成功攻上四方山頂,實力更上一層樓,毅力真是不簡單!💪 今天的熱身環節中,教練進行了多種強建肌力的練習,老友記們動作標準,而且充滿幹勁,場面非常熱鬧。在這裏,我們要特別提醒大家,雖然今天的熱身非常有效,但要獲得持久的效果,平時也要多加練習哦!只有不斷地鍛煉,才能保持良好的體能狀態,為今後的活動做好準備。💪🏼💪🏼 另外,今天我們還在行程中偶然看到了吊鐘花,這種美麗的花朵真是讓人眼前一亮。吊鐘花一般生長在山區,它們鮮豔的色彩和獨特的形狀吸引了大家的目光,成為今天路途中的一個意外驚喜。🫶🏻 活動照片: